什么是胆囊炎?这些症状要当心
近老张总觉得右上腹隐隐作痛,吃完饭尤其明显。起初他以为是胃病,直到有疼得直不起腰才去医院,检查发现竟是胆囊炎。像老张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,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外科常见病。
胆囊炎是如何发生的?
胆囊就像挂在肝脏下方的小袋子,负责储存胆汁帮助消化。当胆汁成分失衡形成结石堵塞管道,或是细菌乘虚而入时,胆囊就会"发炎"。临床数据显示,90%的急性胆囊炎与胆结石有关,而长期饮食油腻、肥胖、快速人群更容易中招。
这些信号可能是身体在
不同于普通的肠胃不适,胆囊炎有它的典型特点:疼痛常出现在右上腹肋骨边缘,可能向右肩背放射;发作时可能伴随38℃左右的发热;部分人会出现眼白发黄的小便颜色加深。需要注意的是,饭后半小时到1小时出现的腹胀隐痛,往往是慢性胆囊炎的征兆。
确诊需要做哪些检查?
医生通常会先通过触诊检查墨菲氏征(按压右上腹时患者不敢深呼吸),再结合血常规看白细胞是否升高。B超检查能清晰显示胆囊壁是否增厚、有无结石,率可达95%。对于复杂情况,可能还需要做CT或核磁共振进一步明确。
不同阶段的应对策略
对于初次发作的急性胆囊炎,医生多采用抗生素+解痉止痛药的保守治疗,同时要求禁食让胆囊休息。如果反复发作或出现胆囊化脓、穿孔等危险情况,就需要考虑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。现在这种微创手术技术成熟,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床,腹部仅留1-2个指甲盖大小的疤痕。
术后要注意什么?
没有了胆囊,肝脏分泌的胆汁会直接流入肠道。建议术后1个月内少吃多餐,避免高脂肪食物。可以逐步尝试蒸鱼、去皮鸡肉等低脂高蛋白食物,多数人在3-6个月后能正常饮食。要注意的是,约有5%的人术后可能出现腹泻,补充益生菌通常能改善症状。
预防比治疗更重要
早饭一定要吃:空腹时间过长会使胆汁浓缩;控制体重但别极端节食:快速会扰乱胆固醇代谢;减少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:这些高胆固醇食物是结石的"原料"。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肝胆B超,尤其是有家族史的女性更要多加注意。
胆囊问题看似平常,但拖延不治可能导致胰腺炎等并发症。如果出现持续腹痛或,建议尽早到普外科就诊。记住,身体发出的每一个信号都值得认真对待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