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龈红肿出血?可能是牙龈炎在作怪!这些症状别忽视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刷上有血丝,吃苹果咬出“红月牙”,很多人会以为是“上火”或刷牙太用力。其实这很可能是牙龈炎发出的预警信号。作为口腔常见的疾病之一,牙龈炎影响着超七成成年人,但不少人对它的认识仍停留在“小毛病”层面。
牙龈炎不是小问题,放任不管后果很
健康的牙龈应该呈现淡粉色,质地坚韧,刷牙时不会出血。当牙龈边缘出现红肿、触碰易出血,甚伴随口臭,基本可以判断为牙龈炎。这是因为牙菌斑中的细菌刺激牙龈组织,引发炎症反应。如果不及时处理,炎症可能向深层发展,导致牙槽骨吸收,终演变成不可逆的牙周炎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,研究发现长期牙龈炎症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风险。孕妇若患有牙龈炎,甚可能影响胎儿发育。所以千万别把“牙龈出血”当小事。
这些习惯正在毁掉你的牙龈
导致牙龈炎的元凶往往是日常被忽略的坏习惯:
• 刷牙时间不足1分钟,牙齿缝隙成细菌“避难所”
• 偏爱软质食物,牙齿缺乏自洁锻炼
• 长期用单侧咀嚼,另一侧牙龈堆积牙结石
• 吸烟会让牙龈血管收缩,掩盖早期出血症状
• 熬夜、压力大会降低牙龈修复能力
三步自查法,及早发现牙龈问题
不妨现在就做个简单自检:
1. 对镜观察牙龈颜色,暗红或紫红提示炎症
2. 用干净手指轻压牙龈,是否出现凹陷且缓慢回弹
3. 咀嚼无糖口香糖3分钟后吐掉,观察是否有血丝
如果符合任意一项,建议尽快预约口腔检查。早期牙龈炎通过规范治疗完全可以。
科学应对牙龈炎,记住这5个关键点
正确刷牙:选择小头软毛牙刷,每天少刷牙两次,采用巴氏刷牙法(牙刷与牙龈呈45度角短距离颤动)。电动牙刷的声波震动能更有效清除牙菌斑。
辅助清洁:牙线比牙签更适合清理牙缝,水牙线对戴牙套者尤其友好。舌苔刷能减少细菌滋生,但避免过度刮舌。
护理:每年1-2次洗牙能清除顽固牙结石。超声波洁牙后可能出现短暂敏感,通常3天内会缓解。
饮食调整:多吃苹果、芹菜等高纤维食物帮助清洁牙齿,适量坚果能强化牙龈组织。控制精制糖摄入,碳酸饮料尽量用吸管饮用。
及时就医:如果牙龈出血持续2周以上,或伴随牙齿松动、牙龈萎缩,需立即就诊。目前激光辅助治疗等新技术能更控制炎症。
关于牙龈炎的3个认知误区
误区一:“牙龈出血是缺乏维生素” 实际上,除非长期偏食或消化吸收障碍,现代人很少因维生素缺乏导致牙龈问题。盲目补充维生素可能延误治疗时机。
误区二:“洗牙会让牙缝变大” 洗牙后感觉到的“牙缝”其实是原本被牙结石占据的空间。不及时清除结石,牙龈萎缩会更。
误区三:“牙膏能牙龈炎” 牙膏只能暂时缓解症状,无法替代治疗。长期使用某些抗菌牙膏还可能口腔菌群平衡。
记住,牙龈健康是口腔健康的基石。养成定期口腔检查的习惯,发现问题及时干预,才能拥有既能享受美食又能自信微笑的“钢铁牙龈”。如果已经出现明显症状,建议选择有牙周专科的正规医疗机构就诊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