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科常见疾病有哪些?出现这些症状要当心
近天气忽冷忽热,不少人开始咳嗽、发烧,以为是普通感冒,结果拖了好几天不见好,去医院一查才发现是肺炎。内科疾病种类多,症状相似,普通人很难区分。今天我们就来几种常见内科病,帮你早发现、早治疗。
感冒、流感和肺炎,别傻傻分不清
很多人分不清感冒、流感和肺炎的区别。普通感冒症状轻,主要是打喷嚏、鼻塞,很少发烧;流感来势猛,会突然高烧到39℃以上,全身酸痛;肺炎危险,咳嗽带痰、呼吸急促,时甚胸闷气短。如果高烧超过3天不退,一定要去医院拍个胸片。
近支原体肺炎高发,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咳嗽两周没好,去医院才知道中招了。这种肺炎早期症状和感冒几乎一样,但咳嗽会越来越重,尤其是晚上咳得更。医生提醒:咳黄痰、绿痰可能合并细菌感染,千万别自己乱吃抗生素。
胃痛不一定是胃炎,当心溃疡和胆结石
30岁的张先生经常胃痛,自己买了胃药吃,结果有天疼到冒冷汗,送急诊才发现是胆囊结石。内科医生常遇到这种误判:上腹部疼痛可能是胃病,也可能是胆囊或胰腺问题。
胃溃疡疼痛有规律,一般是饭后1小时开始;十二指肠溃疡恰恰相反,空腹时更疼,吃点东西反而缓解。如果疼痛放射到后背,要警惕胰腺炎;伴有皮肤发黄,可能是胆管堵塞。医生建议:长期上腹不适好做个腹部B超。
高血压早期没症状?这些信号别忽略
我国每4个成年人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,但一半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得病。有些人偶尔头晕、后脑勺发胀,以为没睡好,其实血压已经超标。门诊遇到过年轻患者,体检时160还不当回事,结果两年后查出肾损伤。
血压不是越高症状越明显。有人180还能爬山,有人刚到140就头痛欲裂。危险的是清晨血压高峰,很多中风都发生在早上6-10点。家庭医生建议:35岁以上每年少测两次血压,家里备个电子血压计。
糖尿病患者必知的血糖失控征兆
近有位患者总感觉口渴,喝5升水还是嘴干,检查发现血糖高达18mmol/L。糖尿病早期症状容易被忽视:比如伤口愈合变慢、皮肤瘙痒、饭前心慌手抖。有些老人视力突然下降,去眼科查不出问题,其实是长期高血糖引发了视网膜病变。
内分泌科提醒:空腹血糖超过5.6mmol/L就该警惕,超过7.0mmol/L必须就医。现在年轻人得糖尿病的越来越多,肥胖、熬夜、喝奶茶都是高危因素。建议有家族史的人群每半年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。
体检报告上的结节、囊肿要不要紧?
李女士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,吓得几天睡不着。其实95%的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,医生主要看边界是否清晰、有没有钙化。同样,肝囊肿、肾囊肿就像皮肤上的水泡,不超过5cm且无症状通常无需治疗。
但某些结节要特别当心:比如肺磨玻璃结节大于8mm,乳腺结节评级达到4类。体检科医生建议:查出结节先别慌,带着报告到专科复查,动态观察比盲目手术更重要。
内科疾病千变万化,关键是要读懂身体发出的信号。出现不明原因消瘦、持续低烧、便血等危险症状时,千万别硬扛。现在很多医院都有互联网问诊服务,不确定的情况下可以先在线医生。记住:早发现早治疗,永远是应对疾病的佳策略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