烧伤后如何正确处理?这些急救措施要牢记
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烫伤或烧伤的情况,无论是做饭时的热油飞溅,还是意外接触高温物体,都可能造成皮肤损伤。烧伤不仅带来剧烈疼痛,若处理不当还可能留下疤痕。今天我们就来烧伤后的正确处理方法,帮助大家减少伤害。
烧伤分度:先判断程度
烧伤分为三度,不同深度的伤口处理方式也不同:一度烧伤仅伤及表皮层,皮肤发红、疼痛;二度烧伤伤及真皮层,会出现水泡;三度烧伤则损伤全层皮肤甚皮下组织,皮肤可能发白或炭化。大部分家庭烧伤属于一度或浅二度,可自行处理,但若烧伤面积超过手掌大小,或伤及面部、关节等部位,需立即就医。
急救步:立即降温
发现烧伤后,时间用流动的冷水冲洗伤口15-20分钟。注意水温不宜过低,室温自来水即可。降温能有效减轻疼痛,阻止热力继续损伤深层组织。切忌使用冰块直接敷伤口,以免造成冻伤。若伤处有衣物覆盖,先冲水后再轻轻移除,避免撕扯皮肤。
水泡处理:挑还是不挑?
浅二度烧伤常伴有水泡。小水泡(直径小于1厘米)建议保留,它相当于天然敷料,能保护创面;大水泡可在消毒后用无菌针筒抽吸液体,但不要撕掉表皮。切记不可用针直接戳破,更不要涂抹牙膏、酱油等民间偏方,这些都可能引发感染。
伤口护理:保持清洁是关键
冲洗干净后,用无菌纱布轻轻覆盖伤口。市面上有专门针对烧伤的水凝胶敷料,能并促进愈合。每天观察伤口情况,若出现红肿加剧、渗液或发烧,可能是感染征兆,需及时就医。一般一度烧伤3-7天愈合,浅二度约需2周,期间避免日晒以防色素沉着。
止痛与用药:这些细节要注意
疼痛明显时可服用布洛芬等非处方止痛药。外用药建议选择含银的烧伤膏,既能抗菌又促进修复。注意!切勿随意使用抗生素药膏,除非医生指导。儿童、孕妇等特殊人群用药前务必医师。
饮食调理:助力伤口
期间建议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(如鸡蛋、鱼肉)和维生素C(猕猴桃、西兰花),有助于组织修复。避免辛辣刺激食物,减少酱油等深色调味品摄入,降低色素沉淀风险。每天足够的饮水量,维持皮肤代谢。
疤痕预防:越早干预越好
深二度以上烧伤容易留疤。伤口愈合后,可遵医嘱使用硅酮类疤痕凝胶,配合改善循环。新愈合的皮肤要做好防晒,外出时用衣物遮盖或涂抹物理防晒霜。若疤痕出现增生、挛缩,需在3-6个月黄金期内就医进行激光或压力治疗。
特别提醒:这些情况必须去医院
当烧伤涉及儿童、老人;伤及眼睛、呼吸道;出现大面积水泡或皮肤发白;伤口久不愈合或持续疼痛超过48小时,请立即前往烧伤专科就诊。化学烧伤需先用大量清水冲洗,并带上致伤物说明书就医。
记住,正确的早期处理能显著影响烧伤。家中可常备烧伤应急药品,但更重要的还是预防——使用热水壶时注意放置位置,厨房操作时戴好防护手套,让孩子远离热源。无小事,多一分警惕就少一分伤害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