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肤科医生:秋季护肤常见的5个误区,第3个大多数人都踩坑了
近门诊来了个27岁的姑娘,脸上泛红起皮还冒痘,一问才知道她用错了两样护肤品——刚入秋就急着用高浓度维C精华,晚上又叠加刷酸棉片。这种"叠buff式护肤"在秋季特别容易翻车。今天就来说说皮肤科诊室每年秋天必遇到的护肤陷阱。
误区一:补水喷雾随身喷
很多白领喜欢在空调间里频繁喷保湿喷雾,这个动作看起来是在补水,实际上可能越喷越干。喷雾蒸发时会带走皮肤表层水分,就像用湿毛巾擦桌子,水干了桌子会更干燥。正确做法是喷完后20秒内用纸巾轻按掉多余水分,马上涂乳液锁水。皮肤科更推荐携带小支装保湿凝胶,补涂时不会妆容。
误区二:敷面膜补救
上周有个患者每晚敷三片面膜,结果脸越敷越敏感。面膜就像给皮肤吃大餐,天天大鱼大肉反而。秋季建议每周2-3次补水面膜足够,要选带神经酰胺、泛醇这类修复成分的。敷完记得涂面霜封包,不然刚补的水分半小时就蒸发了。
误区三:急着换全套滋润型
温度刚降到25℃就急忙把护肤品换成冬季厚重款?其实9-10月更适合"混搭护肤"。比如早上用夏季的清爽乳液,晚上加涂护肤油;洗面奶先从氨基酸洁面过渡到APG表活。突然更换整套产品可能闷痘,要给皮肤2-3周适应期。
误区四:忽视防晒偷懒
"秋天太阳不毒就不用防晒"是大误会。门诊10月接诊的色斑患者不比夏天少,UVA穿透力能穿透云层和玻璃。建议通勤族保持用SPF30防晒,户外可换成滋润型防晒霜。容易长痘的选物理防晒剂如氧化锌,敏感肌认准无酒精配方。
误区五:自己乱用祛痘产品
秋季突然爆痘别急着刷酸,可能是换季屏障受损。有个患者用祛痘膏把干燥疹子当成痘痘治,结果越涂越。建议先观察三天,如果红肿痛痒持续,要去皮肤科做visia检测区分是真菌感染还是普通痤疮。医生提醒:含激素的药膏千万别乱用。
给不同肤质的秋季方案
干皮早晨可以用精华油替代保湿水;油皮把晚间洁面换成含1%水杨酸的洗面奶;混合肌试试分区护理——T区涂控油乳,两颊厚敷修复霜。皮肤科医生推荐"三明治护肤法":薄涂保湿精华后,趁脸还微湿时马上涂乳霜,像汉堡一样把水分夹住。
近降温明显,门诊过敏患者多了四成。如果出现持续脱屑、刺痒,别自己乱用药膏,建议约个皮肤镜检测。记住好皮肤要靠"三分治七分养",过度护理反而坏事。下期咱们秋冬身体护理那些坑,记得关注。


